易游体育新闻中心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速蓄势看招商 赛罕区:米乐YY易游,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经济新闻
春节一过,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就继续延续着平日里的忙碌场景,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
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机械臂快速接力、高效运转,身着工作服的作业人员站在操作台前,监控数据、查看运行状态。
“目前,多晶硅产品市场向好、需求旺盛。为全力以赴赶订单米乐YY易游,,春节期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智能化生产线多名工人同时在岗。过去一年,鑫华完成了从建设期向生产期的转型。在赛罕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公司1万吨电子多晶硅项目于去年7月顺利建成并投入试生产,2024年11月份公司实现入规入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创造工业产值2亿元。”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明峰说。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如今,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地,扑面而来的是开发、开放的滚滚热潮,处处感受到的是创业、兴业的浓厚氛围。
一个好项目的落户,不仅能给城市带来“真金白银”,更能撬动一条产业链的延伸、升级。
招什么,怎么招,招得怎么样?在这一连串问题的背后,赛罕区在奋进中书写自己的答卷。
回顾2024年,赛罕区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实施重点项目215个,完成投资235亿元,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0个一串串喜人的数据,一个个施工的场景,是赛罕区大抓招商米乐YY易游,、大抓项目、大抓工业、大抓实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赛罕区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区位、产业、人力资源等优势,通过保热度、抓统筹、建专班、列清单、抓调度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力推动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
隆基绿能、中泽集团、建元集团等14家“总部+生产”企业落户,形成“开发区落地制造工厂,北斗、双创配套总部研发销售”的模式,提升了企业落地效率。
1月15日,环晟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智慧工厂一期项目产品量产下线仪式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山高新区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实现年产值可达80亿元。
该项目从去年3月21日开工建设,历时8个月达成投产,竣工即投产的高效是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谈及为何选择落户赛罕区,工厂负责人表示,良好的区域特色产业链、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吸引环晟落户的主要原因。
一方热土能否“热”,靠的是纷至沓来的投资者;能否一直“热”,则要靠好的营商环境。
“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需要树立全过程服务理念,只有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够筑巢引凤,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让企业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赛罕区投资促进局负责人说。
近年来,赛罕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推进产业项目落地火力全开,一次次刷新了“赛罕速度”。
规划边界调整从报批到自然资源部完成备案仅用时49天,金山高新区综合调度指挥中心从开工到运行仅用时125天,新能源产业园厂房从争取到企业入驻仅用时32天,北斗大厦从布局到投用仅用时120天,与呼铁集团从洽谈合作到打造出低空经济产业园、改造1.5万平方米零担库仅用时35天
为解决长期影响园区发展的土地、水、电、气、热配套等“卡脖子”问题,赛罕区委、区政府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班,全程负责项目的手续办理、开工建设、落地投产等流程,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保障项目快速有序推进。
“我们依托主要经济指标包联盯办机制,切实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联动对接,帮助解决了鑫环硅能、鑫华电子等新投产企业电价问题,同时稳住了一批商贸零售企业增长,挖掘了一批自治区和市本级项目投资,促进经济运行稳步回升,为全市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赛罕区政府副区长张鹏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加大帮扶企业力度,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在全自治区范围内争先进位。
招商引资为赛罕区经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支撑,精准服务更是让营商变“赢商”。
鑫华电子、环晟10GW组件、赛盛碳化硅建成投产,中芯富晟、芯源5GW组件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国领新能源特种机器人、豪毅、翌晶等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米乐YY易游,,37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入驻航天开发区,清华大学研制的25公斤工业级无人机完成试飞
一个个支撑作用大、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在赛罕区加速进场,为赛罕区产业和经济发展提速成势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今年,赛罕区将打好“工业强区”攻坚战,深入推进项目落地,兴产业、强园区。将实施355个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青年社区、曜灵时代、豪毅科技、赛盛工业硅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中芯富晟等6个5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锁定以碳基、硅基材料为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北斗应用等方向招商引资,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学良通讯员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