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游体育新闻中心
李峰:金融科技赋能 重塑资管行业新格易游体育,局
易游体育,易游体育,12月18日,在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24金融发展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峰发表《金融科技重塑资管行业 探索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主题演讲。
李峰分别从微观、中观行业和监管角度谈到金融科技如何重塑资管行业。微观层面,金融科技可以在数据驱动决策,个性化服务,降低资管产品门槛,提升服务透明度,风险管理,以及提效降本等6个微观维度发挥重要作用。中观行业层面,金融科技有助于资管公司减少投入,降低成本。监管角度看,金融科技给监管带来更多挑战,比如数据的跨境流监管机构跨境合作等。
对于金融科技浪潮中,资管行业如何做出应对,李峰表示可从从两方面发力:其一,资管机构要依据战略规划与财务分析,明确科技投资的优先级,合理预期投资回报,着重考量投入产出比;其二,监管机构需提升监管科技能力,引入审查认证机制,重点关注高频和算法交易,构建监控预警体系,并强化跨境合作,以此应对金融科技给资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在 2024 年末之际,非常荣幸能够在此与诸位分享我对于金融科技重塑资管行业以及数字化转型新路径的一些思考。回顾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作为重要议题,着重强调采用科技与数字化手段赋能金融服务业,以实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增强金融安全。今天,我将聚焦于数字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切入口 —— 金融科技与资管行业这一主题,与各位进行探讨与交流。
从全球资管行业管理规模的视角来看,2023 年成为全球资管行业恢复增长的关键一年。回溯 2022 年,全球利率环境的变动致使股票与债券价格下行,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管理规模遭遇了自 2005 年以来,除 2008 年金融危机外的最大跌幅。不过,这一跌幅在 2023 年已呈现显著反弹态势,截至 2023 年末,全球资管行业管理规模约达 120 万亿美元,已然重回增长轨道。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处于增长阶段,但行业利润实则呈现下滑趋势,同期全球行业利润同比下降 8.1%。究其根源,在于投资者目前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并且更倾向于选择货币市场、债券型产品以及被动管理型基金产品,此类产品管理费相对较低,加之行业营业成本上扬,最终导致了利润下滑。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出来。接下来,我将从两个维度与各位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对资管行业的影响。
第一个角度从微观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金融科技如何作用于资产管理机构的经营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第二个角度从中观行业与监管维度出发,分析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资管行业的应对策略以及监管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首先聚焦于金融科技在微观层面如何重塑资产管理行业。金融科技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在金融服务业的应用,我认为其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对资产管理行业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第一个维度是数据驱动决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算法与大数据相结合,能够更为精准地预测市场趋势,优化投资策略。叠加上来自另类数据源的数据,诸如社交媒体、卫星图像等,会对辅助投资决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个维度为个性化服务。得益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资管机构能够更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定制化的投资组合,并且可进行动态调整易游体育,,实现 “千人千面” 的服务模式。
第三个维度,科技的进步使得众多资管产品的入门门槛得以降低。以美国在疫情期间迅速崛起的 Robinhood(罗宾汉)证券公司为例易游体育,,其依靠金融科技吸引了大量零售客户,同时,普惠投资也使得碎片化投资更易于实现。
第四个维度,金融科技中的区块链技术、开放数据等服务能够提升透明度,让投资者能够更为便捷、安全、透明地查看自己的交易记录,减少欺诈行为,增强对手方的信任程度。
第五个维度,风险管理。金融科技工具可以助力资管机构更优地进行预测、建模以及压力测试,动态地分析与对冲所面临的市场或其他风险。
第六维度,金融科技借助技术手段可以提升自动化水平,增进资管机构的投资效率与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即为我所认为金融科技重塑资产管理的六个微观维度。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金融科技中最为重要且热门的技术赛道 —— 人工智能。自 ChatGPT 于两年前问世以来,人工智能已逐步渗透至资管行业的各个方面。回顾 2024 年,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的底层技术未实现进一步的飞跃,但其性能的提升、多样应用场景的涌现以及更低的访问门槛,为资管机构创造了诸多额外的应用场景。
全球资管机构,包括中国的资管机构,均积极推出各类新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投资组合优化、客户服务、风险管理以及数据分析等领域,充分彰显了各大资管机构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
从人工智能对资管行业的影响来看,其最直接的成效体现为服务成本的降低。据 BCG 公司估算,人工智能具备释放资管行业更大潜力的能力,能够实现经营成本5%-15%的降低幅度,且这一成本削减效应贯穿于销售、投资、运营、风险、合规、IT 以及业务管理等各个环节。以业务管理与支持板块为例,涉及其中人力资源、法务审计、财务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等多个方面,足见人工智能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显著效能。同样,欧洲资产管理协会的估计数据也与 BCG 的结论相近。该协会认为,AI 的应用有望使欧洲资产管理行业成本降低约 7%-12%,并产生 26-43 亿欧元的附加值,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显著的降本动能。
此外,据欧洲资产管理协会估计,新一代 AI技术除了对成本产生作用外,还可能挖掘更多的收入来源易游体育,。随着 AI技术的深入应用,不断涌现的新应用场景为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AI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资管行业面向客户的精准服务能力,真正实现 “千人千面” 的服务模式。通过对客户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对话记录进行算法分析,有助于深度洞察客户需求与痛点,进而优化服务策略。同时,AI 算法还能够增强投资顾问与客户之间的交互精准度,实现更加定制化的沟通模式,这些优势最终将转化为精准触达客户与场景化营销的能力,有效提升客户体验,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推动规模化、动态化的个性营销发展。
在投资顾问服务方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的协同作用,为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组合定制服务,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非定制化投资顾问模式往往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推荐公司主推的公募或私募等产品,虽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化,但难以做到定制化服务。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传统定制化模式虽通过投资顾问与客户的接触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定制化,但却伴随着高昂的人力成本投入。如今,借助生成式AI 技术,特别是智能体(agent)的发展,业务链条得以细分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相应的人工智能体负责操作。在此模式下,一名投资顾问能够同时驱动多个 AI 智能体,这些智能体依据单个客户的具体需求生成相应的投资建议,从而在实现规模化服务的同时,确保定制化服务的成本可控。
从全球市场来看,资管行业智能投顾规模呈现持续上扬态势。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智能投顾管理资产规模将接近 4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作为最大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则位居第二,规模将近 4000 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智能投顾产生的收入也将实现大幅增长,有望迅速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
在探讨金融科技对资产管理机构的影响时,我们来看一组全球资管行业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就美国的资管机构而言,如 BlackRock(贝莱德)所打造的阿拉丁系统、Two Sigma(双西投资/腾胜)构建的Venn 系统,以及高盛开发的 SecDB 系统,主要借助科技手段聚焦于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在中国,以华泰证券、恒生聚源以及京东数科等为代表的机构,分别开发了智能投研平台、投资交易风险绩效的管理平台,以及涵盖产品设计、销售、交易、研究分析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平台。
以上为第一部分,从微观角度与大家分享金融科技如何影响资产管理机构,接下来,我将从中观视角探讨资管行业在金融科技浪潮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举措。
首先,全球资管行业规模在 2022 年至 2023 年持续增长,已接近 120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 18%,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将近 150 万亿人民币。相较于发达经济体,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潜力更为巨大,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正随经济转型而逐步调整,以往大量资产集中于房地产领域,如今资管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配置空间。同时,1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建设证券期货行业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型股权市场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是在2027 年底前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高度适配的金融体系,使数字金融紧密围绕服务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协同发展,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行动方案。
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不仅是中国机构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共性问题。
其一,资管机构的成本压力剧增。在科技转型过程中,成本投入大幅上升,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资管行业,传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亦面临相同困境。以 AI 算力投入为例,其成本高昂,若要训练大模型,需购置大量显卡 GPU 卡,成本不菲。截至 2022 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技术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已超15%,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3%,增长态势显著。此外,由于技术迭代加速,许多机构与第三方供应商合作日益紧密,过去几年支付给第三方供应商的成本也增长了 10% 以上。对于中国的大型券商而言,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科技投入,对任何一家机构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其二,行业分化加剧。鉴于科技转型的高额投入,中小机构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无论是资管机构还是券商,中小机构在投入金额方面难以与大型机构匹敌,从而导致行业分化愈发明显,呈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2023 年,全球前 20 名资管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总规模的 45.5%,较 2022 年增长了 3%,而尾部小公司的市场份额则持续下滑,这正是金融科技投入压力所引发的行业分化结果。
其三,监管面临新挑战。金融科技推动了资产多元化,传统资管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等,而如今新兴数字资产如加密数字货币、NFT、众筹项目等不断涌现。尽管我国内地尚未完全开放数字货币,但我国香港地区已有公募基金发行数字货币 ETF。一方面,这些新兴资产给监管带来诸多难题,如透明度、流动性以及估值等问题,对监管措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兴资产的全球化流动也带来了跨境监管协作的困难。
其四,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凸显。数据作为金融科技的关键要素,在发挥作用时需要流动,如人工智能算法就需要依赖大数据。数据在跨机构乃至跨境流动过程中,如何保障其隐私和安全成为新的挑战。
其五,市场波动风险加剧。算法交易和高频交易虽提升了交易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和便捷性,但在极端行情下,可能会引发追涨杀跌现象,从而加剧市场波动。
面对数字化转型给资管行业带来的新挑战应该如何应对,从资产管理机构角度而言,无论是大型机构还是小型机构,都需审慎考虑科技投入问题,包括投入金额与领域。机构应基于清晰的战略规划以及对自身短期和长期的资金压力、盈利能力的精准预测和分析,明确区分科技投资的优先级与预期回报,避免盲目投入,尤其对于小型机构,更应注重投入产出比以及效率与成本的权衡。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面对资管机构广泛采用新技术的现状,也需提升监管科技水平。例如,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安全审查和技术认证机制,以便在资管机构引入新系统时,能够准确判断其风险与技术可靠性等关键要素。此外,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还应重点关注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背后的核心逻辑。尽管算法交易总体上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但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助涨助跌的情况,因此建立动态的监控预警机制至关重要。
尽管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存在一定的矛盾,给国家间的合作带来了一些阻碍,但在科技推动资本市场与资管机构发展的当下,监管机构的跨境合作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涉及资产管理领域,还涵盖了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环节。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在会议的尾声,和大家分享下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进展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证监会也积极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在国际上,类似的举措被称为 “监管沙盒”,而在我国,我们将其定义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这一试点作为一种高效的监管工具,其运行机制是由资本市场的参与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证监会审核批准后,这些机构得以在金融科技的特定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在相对封闭的局部范围内尝试创新应用,并通过后续的评估来判断其成效。
目前,在证监会的精心指导下,资本市场金融创新试点已率先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南京这五个城市启动实施。截至10月20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的创新试点项目已累计获批 84个。我们通过对各省市证监局网站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对这 84个项目进行了详细分类。其中,有 29个项目属于行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类别,即相关机构在获得证监会批准后,着手开展科技类基础设施与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另有 23个项目是机构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还有 10个项目归为业务辅助类别;其余项目则广泛涉及监管、科技合规、风控以及其他业务服务等领域。
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在这 84 个项目中,有 13 个项目是由资管机构(此处特指基金公司)牵头或者联合申报的,其占比达到 15.48%。这充分表明,我国资管机构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展现出了深度参与的态势。从技术维度来看,这些项目全面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隐私计算、区块链等主流金融科技技术领域;从应用场景维度而言,其覆盖范围广泛,包括业务辅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规风控等多个关键方面。由此可见,我国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的应用正处于积极且蓬勃的试点推进阶段,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逐步展现出领先优势,处于行业前沿地位。
衷心感谢各位拨冗聆听,也诚挚感谢经济观察报给予我此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展望 2025 年,祝愿各位诸事顺遂。新岁维祺,愿大家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以及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决策中斩获丰厚回报!